吉吉事風(fēng)水網(wǎng):一個集風(fēng)水、看相、起名、星座、國學(xué)平臺網(wǎng)

所在位置:

首頁姓名百家姓鮑姓的起源 鮑姓由來

鮑姓的起源 鮑姓由來

時間:2016-11-16關(guān)鍵詞:  
歷史來源「鮑」源出一﹕出自「姒」姓,以國名為氏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和《通志.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夏禹后人,杞國公子敬叔,到齊國出任,食邑于鮑邑。因以鮑為氏。其子鮑叔牙,曾孫鮑國,世代為上卿。二﹕為鮮卑族復(fù)姓所改。據(jù)《魏書.官氏志》所載,南北朝時,北魏有代北復(fù)姓「俟力伐氏」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,定居中原,代為漢姓「鮑」氏。又代北復(fù)姓有「鮑俎」氏。得姓始祖鮑叔牙夏

鮑氏

分布地區(qū)

山西上黨郡,山東東???,山東泰山郡,河南河南郡。

歷史來源

「鮑」源出

一﹕出自「姒」姓,以國名為氏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和《通志.氏族略》所載,春秋時,夏禹后人,杞國公子敬叔,到齊國出任,食邑于鮑邑。因以鮑為氏。其子鮑叔牙,曾孫鮑國,世代為上卿。二﹕為鮮卑族復(fù)姓所改。據(jù)《魏書.官氏志》所載,南北朝時,北魏有代北復(fù)姓「俟力伐氏」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后,定居中原,代為漢姓「鮑」氏。又代北復(fù)姓有「鮑俎」氏。

得姓始祖

鮑叔牙·夏禹裔孫敬叔之子,春秋時齊國大夫。其父敬叔被封于鮑,叔牙開始以封邑為氏,稱鮑叔牙。叔牙少時與管仲友善,管仲家貧母老,他常給以資助,遂成莫逆之交。襄公亂政時,管仲隨公子糾奔魯,他隨公子小白出奔莒。及襄公被殺,小白得內(nèi)援回國,被立為齊君,擬任他為上卿。他力勸桓公將囚拘的管仲開釋,使之代己位,而以身下之。管鮑之交,世傳美談。鮑姓子孫也就尊這位德行高尚的鮑姓先人為其得姓始祖。

遷徙分布

先秦時期,鮑姓很少為人所知,其主要活動在山東地區(qū)。宋朝時期,鮑姓大約有8萬1千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11%,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。當時鮑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,約占全國鮑姓總?cè)丝诘?0%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山東、江蘇等。明朝時期,鮑姓大約有8萬4干人,約占全國總?cè)丝跀?shù)的0.09%,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、安徽,這二省約占全國鮑姓總?cè)丝诘?6%。明時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,占鮑姓總?cè)丝诘?3%。其次分布于陜西、江蘇、山東、江西等。全國形成以浙皖蘇、陜西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布區(qū)。

當代鮑姓的人口大約有67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54%,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。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,鮑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態(tài)勢。鮑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、山東、青海、江蘇,這四省大約占全國鮑姓總?cè)丝诘?6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安徽、河北、河南,這四省的鮑姓又集中了23%。浙江為鮑姓第一大省,占鮑姓總?cè)丝诘?5%。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浙蘇、西部青海為中心的兩塊鮑姓分布區(qū)。鮑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(見圖179)表明:在青海東部、甘肅西部、內(nèi)蒙古西部和東北部、黑龍江西北和東部,鮑姓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话氵_到0.26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可達鮑4.2%以上,以上地區(qū)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2.2%,居住了大約在浙滬蘇、山東南端、安徽大部、贛閩北部、吉林中部和東段、黑龍江中部、南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,鮑姓占當?shù)厝丝诘谋壤?.13%一o.26%之間全國總面積的12.6%,居住了大約30%的鮑姓人群。

家族名人

鮑照:字明遠,東海(今江蘇省漣水)人,南朝宋文學(xué)家、詩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懷才不遇,羈族他鄉(xiāng),受盡坎坷。所作樂府詩多寫邊塞戰(zhàn)爭和征夫戍卒之情景。七言樂府對后世影響尤大。代表作為《擬行路難》,表現(xiàn)強烈的憤世激情。有《鮑參軍集》。

鮑叔牙:春秋時齊國的大夫,以知人著稱。少年時和管仲友善,后因齊亂,隨公子小白出奔莒,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。襄公被殺,糾和小白爭奪君位,小白得勝即位,即齊桓公?;腹蚊麨橄?,他辭謝,保舉管仲。后來齊國經(jīng)管改革,日漸富強,齊桓公也成為春秋時期的首霸。

鮑慎由:處州龍泉(今屬浙江省)人,北宋學(xué)者。哲宗時進士,累官工部員外郎。曾從王安石、蘇軾學(xué),為文汪洋閎肆,詩尤高妙。有《夷白堂小集》。

鮑廷博:字以文。清朝安徽歙縣人。家中藏書極富。乾隆時繭訪遺書,廷博進家藏書600余種。又校刊《知不足齋叢書》30集,每集8冊,收書200余種,在清代叢書中,以精善見稱。著有《花永軒泳物詩存》。

本文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者會員投稿,只為了傳播更多內(nèi)容,本站無任何商業(yè)用途,不對真實性承擔任何責任,如內(nèi)容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本站郵箱:547532433@qq.com。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;
評論(0)

表情 0/500

站內(nèi)所有文章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轉(zhuǎn)載與個人征稿文章,且僅為個人學(xué)習(xí)、研究或者欣賞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非商業(yè)用途,文中內(nèi)容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
Copyright ? 2015 吉吉事資訊風(fēng)  閩ICP備15015615號  技術(shù)支持: 微魔法建站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