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氏
分布地區(qū)
湖南省溆浦縣南。
歷史來源
「顧」源出
1.顧姓是源于夏代顧國的姓。據(jù)史書記載,夏朝時,昆吾氏的子孫受封于諸侯國顧國(今河南范縣),與附近的巴姓昆吾國和彭姓韋國,都是夏朝在黃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東部的屏障。夏末商初時,顧國被商湯滅掉,亡國后的顧國王族子孫,散居全國各地,以國名為姓氏,從此中國開始有顧姓。2.漢朝初年,越王勾踐的裔孫搖,因佐諸侯滅秦有功,被封于東頤(今浙江永嘉),后來搖又封自己的兒子于會稽,人稱顧余侯。后來顧余侯的子孫以其封地的名稱號的“顧”為姓氏,從而又形成一支顧姓居民。
繁衍播遷
三國至唐代,顧姓一直是江東四大姓之一;唐以后,由于種種原因,顧氏不斷向南北各地播遷。至明代,不僅分布于今山東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四川等地,而且在北方的陜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內(nèi)蒙等地也有顧姓人居住。但是,綜觀顧氏家族史,從古至今,其發(fā)展繁衍中心卻一直在江浙一帶,因此,顧姓歷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,尤其是江蘇。例如:三國時吳國丞相顧雍,西晉時支持司馬睿的江南士族領袖、顧雍之孫顧榮;東晉畫家顧愷之;南朝時期的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;元朝畫家顧安、文學家顧瑛;明朝武英殿大學士顧鼎臣、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;明、清之際的思想家、學者顧炎武;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;清朝詞人顧貞觀、學者顧棟高、??睂W家顧廣圻等,都是今江蘇人。唐朝詩人顧況為今浙江人,五代南唐畫家顧宏中為江南人;明末農(nóng)民起義軍將領顧君恩為湖北人。
家族名人
顧愷之:東晉義熙年間任通直散騎常待,多才多藝,工詩賦、書法,尤精繪畫,有“才絕、畫絕、癡絕”之稱。其畫主要是人物肖像及神仙、佛像、禽獸、山水等。后人評其作畫是“意存筆先,畫盡意在”。著有《論畫》、《魏晉勝流畫贊》等,對中國畫的發(fā)展有很大影響。
顧炎武:明末清初人,他學識淵博,在國家典制、郡邑掌故、天文儀象、河漕、兵農(nóng)及經(jīng)史百家,音韻訓詁等方面,都有研究。晚年治經(jīng)側(cè)重考證,開清代樸學風氣,對后來考據(jù)學中的吳派、皖派都有影響;在音韻學方面,有承前啟后之功。著有《日知錄》、《音學五書》等,是中國歷史上最受尊崇的學者之一。
顧憲成:明代人,人稱東林先生。曾與弟允成和高攀龍等在東林書院講學。和趙南星、鄒元標號為三君。他們議論朝政人物,并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,形成一個集團,就是歷史上的東林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