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氏
分布地區(qū)
山西省西河郡,湖南省溆浦縣。
歷史來源
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。
「卜」源出
1、出自姒姓。為上古夏禹的兒子夏啟之后,以官名為氏。據《路史》載:“夏啟有卜氏,又叔繡后有卜氏。”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。又據《風俗通》所載,夏時太康之弟封于莘(故城在今陜西省合陽東南),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,其后以官名為姓,稱為卜氏。2、出自姬姓。為周文王的兒子叔繡(周武王之弟)之后,以官名為氏。據《路史》所載,周文王之子滕叔繡曾任占卜之官,其后代有卜姓。3、出自商、周代卜人之后,以官名為氏據?!缎赵贰匪d,周禮卜人之后,以官為氏。又據《風俗通》載,“氏于事者,巫卜陶匠是也”。商、周朝廷中專管占卜的長官稱太卜,其地位相當于大夫,其屬從官員稱為卜人。他們的后裔有的以卜為姓,稱為卜氏。4、出自春秋時卜筮官之后,以官名為氏。據《姓氏考略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所載,春秋時晉國卜偃、秦國卜徒父、魯國卜楚丘,皆為卜筮官,其后人以官名為姓,稱為卜氏。5、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。6、出自職業(yè)。上古由巫師專管占卜,他們的后代就以職業(yè)為姓,世代姓卜。
得姓始祖:卜偃。
卜姓系以職官、職業(yè)為姓,屬于以技為氏一類,皆出于古代從事占卜職業(yè)者。古代大凡出獵、征戰(zhàn)、風雨、年成、祭祀、婚喪、疾災等事,都想預知吉兇,占卜者遂應運而生,并產生專管此事的官職。卜巫是上古時代非常重要的人物,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,或者首領的親族,或者智者、長者擔任。史稱夏代開國君主夏啟、夏王太康之弟曾任此職,又周文王之子滕叔繡亦任此職,春秋時晉有卜偃、魯有卜楚丘、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職,其后有以官職為氏者,遂產生卜姓。尤可一提的是晉掌卜大夫卜偃,其卜技高超,百不失一。史書中對其有較詳盡的描繪,其除運用卜甲、卜骨占卜外,還可運用沙鹿崩、柩有聲如牛等物事變異進行鐵口直斷,堪稱妙絕。因晉地之西河卜姓尊其為卜姓始祖,而西河后昌盛為卜姓郡望,故史書有尊卜偃為卜姓得姓始祖的。
遷徙分布
卜姓源起繁雜,先秦時期,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,尚有春秋時魯國大夫卜齒奇,晚于卜偃,而同樣身為晉國掌卜大夫的卜招父,戰(zhàn)國時有縱橫家卜皮。可見在先秦時,卜姓人已分布于魯(今山東省西南)、秦(今陜西省)、晉(今山西省)、楚(今湖北省)地。西漢有今河南省洛陽人卜式,東漢有東郡(今河南省濮陽)人卜己,桂陽(今湖南省郴州)宿賊卜陽,表明今兩湖之地已有卜姓人入遷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卜姓在今山西離石、湖南溆浦、河南洛陽形成大的郡望,并且已有卜姓定居今江蘇、浙江等江南之地。隋唐之際,卜姓除繼續(xù)繁衍于上述之地望外,已有卜姓人定居于中國的大西北,如唐代學者卜天壽為西州高昌(今新疆區(qū)吐魯番)人。兩宋之際,今四川、江西、安徽等地均有卜姓人定居。宋末元初,有福建寧化石壁村之卜姓徙居廣東。明初,山西卜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,被分遷于今陜西、河南、寧夏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清代以后,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謀生之故,遷于蒙古,對于山西人來講,稱為走西口。此際,南方卜姓已經在今華南、西南等地散居開來。如今,卜姓在全國分布較廣,尤以安徽、廣西、廣東、內蒙古多此姓,上述四省之卜姓約占全國漢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。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。
堂號
西河堂:閩粵始祖卜弼裔孫的堂號為“西河堂”望出西河,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載:“子夏居西河教授,為魏文侯師。”子夏就是卜商。卜商后代遷出山東的卜阡富,生八子,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。卜氏居閩,裔傳粵,世系清晰。此外,卜姓的主要堂號還有:“忠烈堂”、“西河堂”、“中興堂”等。
家族名人
卜商:春秋末溫(今河南省溫縣)人,晉國學者。字子夏,孔子得意門人,為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,以文學見稱。著有《卜子書》、《子夏易傳》、《圣門十六書》、《周易卜商傳》,與子游等人合著《論語》。
卜世臣:字大荒,一作大臣,號藍水、大荒逋客,浙江省秀水人,明代學者、傳奇小說家。磊落不諧俗,日閉門著書。有《樂府指南》、《山水合譜》等。另有傳奇《冬青記》、《乞麾記》、《雙串記》、《四劫記》等。